1.1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
我国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 年的15.95 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 年的24 亿吨标准煤左右,2011年我国能工业源消耗比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消耗量近25.4亿吨标准煤。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 年的70.9%上升到2010 年的73%左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 年的71.3%上升到2010 年的77%左右,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增长过快。
1.2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十一五”期间,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68.1%上升到70.9%,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 年的32.7%下降至2010 年的30.3%,下降幅度缓慢。2011年工业增加值188572亿元,比2010年增长10.7%。轻工业增长13.0%,重工业增长14.3%。2011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12.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2011年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1.36%,始终居高不下,优化结构节能的目标在缓慢的实现过程中。
图表1 2011年高耗能行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1.3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目前全国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除此之外,我国能源结构也亟待优化,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7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40个百分点。而包括水电、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能源总共占比近10%,由此可见,我国转变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的道路还很漫长。
2. 重点工业领域耗能情况分析
2.1钢铁工业耗能情况分析
(1)钢铁生产情况
2011年上半年我国钢铁工业基本上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铁、钢、材、矿等品种的产量增长在8.40%-22.00%,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上半年我国生铁产量增幅低于钢的增幅1.20%,铁钢比为0.9259,比上年下降0. 99%,促进了吨钢综合能耗的降低,有利于节能减排。
图表2 我国钢铁工业生产情况(单位:万吨)
|
生铁 |
钢 |
钢材 |
焦炭 |
铁矿石 |
2011年上半年 |
32457.80 |
35054.30 |
43740.90 |
21037.50 |
57503.70 |
2010年上半年 |
29935.50 |
31988.10 |
38782.50 |
18840.30 |
47132.70 |
增加值 |
8.40% |
9.60% |
12.80% |
11.70% |
22.00%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重点钢铁企业能耗基本情况
2011年上半年重点钢铁企业能耗总量为13580.17万tce,比上年增长4.81%。吨钢综合能耗为600.3kgce/t,比上年降低1.1%。
2011年上半年重点钢铁企业产钢29510.92万t,比上年增长6.20%;重点钢铁企业能耗总量为13580.17万tce,比上年增长4.18%。能耗增幅低于粗钢产量增幅2.02%,说明重点钢铁企业节能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1年上半年地方钢铁企业铁、钢产量增长速度分别为23.10%和31.80%,均高于重点钢铁企业的增长速度,使我国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下降,不利于我国钢铁工业结构优化、能耗的降低、冶金设备的大型化发展等。
(3)铁企业重点工序能耗现状
2011年上半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焦化、烧结、高炉、转炉、轧钢工序能耗均得到下降。各企业节能工作发展不平衡,生产结构也不一样,企业之间的各工序能耗最高值与先进值差距较大,说明钢铁工业还有节能潜力。
图表3 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工序能耗情况(单位: kgce/t)
|
吨钢综合能耗 |
烧结工序能耗 |
焦化工序能耗 |
高炉工序能耗 |
电炉工序能耗 |
转炉工序能耗 |
轧钢工序能耗 |
吨钢电耗,kWh/t |
吨钢水耗,m3/t |
2011年上半年 |
600.3 |
52.34 |
107.42 |
404.99 |
71.06 |
-2.36 |
60.41 |
470.88 |
3.80 |
2010年 |
618.26 |
54.52 |
113.97 |
410.55 |
73.44 |
2.78 |
61.90 |
464.34 |
4.42 |
增减量 |
-17.96 |
-2.18 |
-6.55 |
-5.56 |
-2.38 |
-5.14 |
-1.51 |
6.54 |
-0.62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2 石化工业耗能情况分析
(1)石化行业产值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832家(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累计总产值11.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2%,比上年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增速回落3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66172亿元,同比增长33.9%,比上年增速上升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炼油行业30638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增速回落11.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增速回落4.7个百分点。石化产业全年产值增速尽管稳步增长,但是增速明显回落,显示出石化行业产值增长逐步放缓的趋势。
(2)石化行业能耗消费状况
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大约2.5亿吨标煤,同比增长6%;全行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48吨,较2010年下降17.1%,其中,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耗标煤0.50吨,较2010年下降16%。2011年,橡胶制品产值在化学工业中的比重约为10.9%,较2010年下降0.6个百分点,较2009年下降1个百分点;化肥产值比重约为10.5%,较2010年下降0.2个百分点,较2009年下降1.2个百分点;涂(颜)料行业比重约为7.0%,较2010年下降0.7个百分点,较2009年下降1.1个百分点。石化行业高耗能子行业的产值比重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见我国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较显著。
2.3电力工业耗能情况分析
(1)电力行业消费状况
2011年1-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28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5%。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8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比上月增速低1.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环比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这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趋势相一致。
2011年1-11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320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11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降低幅度较大,第二产业用电量29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降低2.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7%,环比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低2.5个百分点。
2011年1-11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15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2%和12.6%。11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2.6%,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0%和10.6%,增速分别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和回落3.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较上月回落较大,重工业用电量增速持续趋势略有改善。
(2)电力行业耗能状况
随着大批新建大容量机组的相继投产、老机组技术改造及小机组的关停退役,发电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改善,我国供电煤耗从2005年361克/千瓦时下降至2011年321.3克/千瓦时;我国厂用电率从2005年6.8%下降至2010年的6.31%,我国电力行业线损率从2005年7.21%下降至2010年6.53%。 衡量电力行业能耗状况的指标整体来看都是下降趋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电力行业作为大能耗行业,节能降耗仍然是其的长期任务。
3. 工业节能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分析
3.1 节能减排发展政策分析
(1)财政政策
一是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重点工程实施和能力建设。地方财政也要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等支持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二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继续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三是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节能环保产品比重,研究实行节能环保服务政府采购。
(2)价格和收费政策
一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办法。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二是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各地可在国家规定基础上,按程序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三是严格落实脱硫电价,研究制定燃煤电厂烟气脱销电价政策。四是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问题。五是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加大征收力度,降低征收成本。
(3)税收政策。
一是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二是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依法清理取消涉及矿产资源的不合理收费基金项目。三是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四是完善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
(4)金融政策。
一是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节能减排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二是引导各类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对节能减排的投入。三是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贷款门槛,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银监会信息披露系统,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及证券融资联动。四是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
3.2 节能减排发展规划分析
(1)国家对主要行业及产品进行能耗下降标准的制定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 年下降21%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 亿吨标准煤。
2)主要行业目标
图表4 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
主要行业 |
机械 |
建材 |
化工 |
轻工 |
纺织 |
钢铁 |
有色金属 |
石化 |
电子信息 |
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 |
22% |
20% |
20% |
20% |
20% |
18% |
18% |
18% |
18% |
数据来源: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
3)主要产品目标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图表5 “十二五”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目标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10年 |
2015年 |
下降目标(%) |
1 |
吨钢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605 |
580 |
4.1 |
2 |
铜冶炼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350 |
300 |
14.3 |
3 |
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
千瓦时/ 吨 |
14013 |
13300 |
5.1 |
4 |
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115 |
112 |
2.6 |
5 |
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重箱 |
17 |
15 |
11.8 |
6 |
乙烯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886 |
857 |
3.3 |
7 |
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1402 |
1350 |
3.7 |
8 |
烧碱生产综合能耗(离子膜法,30%) |
千克标准煤/ 吨 |
351 |
330 |
6 |
9 |
电石生产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1105 |
1050 |
5 |
10 |
造纸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1130 |
900 |
20 |
11 |
日用玻璃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437 |
380 |
13 |
12 |
发酵产品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900 |
820 |
8.9 |
13 |
日用陶瓷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1190 |
1110 |
6.7 |
14 |
万米印染布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万米 |
2298 |
2114 |
8 |
15 |
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 |
368 |
339 |
8 |
16 |
万米布混合数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万米 |
1817 |
1672 |
8 |
17 |
粘胶纤维综合能耗(长丝) |
千克标准煤/ 吨 |
4713 |
4477 |
5 |
18 |
铸件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煤/ 吨合格铸件 |
600 |
480 |
20 |
19 |
多晶硅工艺能耗(高温氢化)千克标准煤/ 吨 |
千克标准煤/吨 |
39000 |
33000 |
15.4 |
20 |
多晶硅工艺能耗(低温氢化)千克标准煤/ 吨 |
千克标准煤/吨 |
36000 |
30000 |
16.7 |
数据来源: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
4)全国主要城市目标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分解到各地区。
图表6 2015年全国各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节能目标 |
主要城市 |
下降18% |
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 |
|
北京、河北、辽宁、山东 |
下降17% |
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 四川、陕西 |
下降16% |
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宁夏 |
下降15% |
海南、西藏、青海、新疆 |
数据来源:“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2)淘汰落后工艺、产品、装备,发展节能型、高附加值产品和装备
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国家大力促进结构节能优化,推进产业向上下游一体化、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方向集中,并在两个方面采取了措施,一方面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另一方面,以全面推广、重点推广、研发推广和示范推广四种形式发展节能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装备。
图表7 “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业领域采取的节能措施
行业 |
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 |
发展节能型、高附加值产品和装备 |
钢铁 |
淘汰90 平方米以下烧结机、400 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炭化室高度小于4.3 米(捣固焦炉3.8米)常规机焦炉、6300 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3000 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和精炼电炉。 |
全面推广:焦炉干熄焦、转炉煤气干法除尘、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煤调湿、连铸坯热装热送、转炉负能炼钢等技术; 重点推广:烧结球团低温废气余热利用、钢材在线热处理等技术;示范推广上升管余热回收利用、脱湿鼓风、利用焦炉消纳废弃塑料和废轮胎等技术; 研发推广:高温钢渣铁渣显热回收利用技术、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等;加快电机系统节电技术、节能变压器的应用。 |
机械 |
淘汰落后的燃煤锻造加热炉、无磁轭(≥0.25)铝壳无芯中频感应电炉、中频发电机感应加热电源等生产设备。 |
重点推广:余热利用热处理、真空与可控气氛加热和全纤维炉衬等技术以及大吨位外热风长炉龄冲天炉、高效电机、节能型内燃机等设备; 示范推广:谐波振动消除应力、冷温热精密铸、热处理过程计算机精密控制、高压共轨、涡轮增压等技术,以及轴承套圈毛坯三联套件锻造、大型轴承锻件整径等工艺;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 研发推广:低毒树脂和环保无机树脂材料、耐冲击高淬透性轴承钢、非调制钢以及低阻零部件、高效动力总成、汽车轻量化等技术。 |
建材 |
淘汰直径3.0 米及以下的水泥机械化立窑和直径3.0 米以下球磨机(西部省份的边远地区除外)、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等落后工艺设备,对综合能耗不达标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站以及普通浮法玻璃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对技术改造仍不能达标的,限期关停。 |
推广:玻璃窑余热综合利用、全氧燃烧、配合料高温预分解等技术,以及陶瓷干法制粉、一次烧成等工艺; 重点推广:水泥烧碱纯低温余热发电、立磨、辊压机、变频调速及可燃废弃物利用等技术和设备; 示范推广:高固气比水泥悬浮煅烧工艺以及烧结砖隧道窑余热利用、窑炉风机节能变频等技术。
|
化工 |
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型合成氨装置,汞法烧碱、石墨阳极隔膜法烧碱、未采用节能措施(扩张阳极改性隔膜等)的普通金属阳极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电石炉和10 万吨以下的硫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装置(边远地区除外)。 |
全面推广:先进煤气化、先进整流、液体烧碱蒸发、蒸氨废液闪法回收蒸汽等技术以及新型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滑式高压氯气压缩机、新型电石炉等装备; 重点推广:氯化氢合成余热副产中高压蒸汽、真空蒸馏、干法加灰、黄磷烟气回收利用、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等技术; 研发推广: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电解、节能型干铵炉、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等。 |
有色金属 |
严格控制电解铝新增产能,引导电解铝生产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淘汰100 千安及以下电解铝预焙槽,密闭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和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烧结—鼓风炉、未配套制酸及尾气吸收系统的烧结机等炼铅工艺及设备。 |
以电解铝、氧化铝、铜、铅、锌、镁等产品生产过程节能为重点‘ 全面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烟气余热发电、铜材料短流程 生产、金属矿山高效选矿等技术和高效节能采矿、选矿设备; 重点推广:新型结构铝电解槽、低温高效铝电解、电解铝液合金化成形加工技术、氧气底吹熔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 研发推广:闪速炼铅工艺等。 |
轻工业 |
淘汰单条年产3.4 万吨以下非木浆生产线和年产5.1 万吨以下化学木浆造纸生产线、单条年产1 万吨及以下废纸为原料的制浆生产线、年产3 万吨以下酒精和味精生产线(废糖蜜制酒精除 外)、年加工蓝湿皮能力3 万标张牛皮以下和年加工生皮能力5万标张牛皮以下的制革生产线,淘汰北方海盐年产30 万吨、湖盐年产20 万吨以下的生产设施和真空制盐单套生产能力年产10 万吨及以下的生产设备; |
全面推广:低能耗蒸煮、高效废纸碎解等节能技术以及高效蒸发浓缩、新型发酵等设备; 重点推广:快速干燥、大型喷塔和泥浆减水、膜分离浓缩、菌种选育及发酵过程控制等技术以及富氧、全燃烧等节能环保型玻璃熔窑; 示范推广:机械式蒸汽再压缩、二次能源综合利用及靴型压榨等节能技术; 研发推广:新型发酵技术、连续化大吨位球磨机、新型无螺杆塑料加工等装备。到2015 年,膜分离浓缩技术使用比例达到30%以上,新型色谱分离技术推广比例达到60%以上。 |
(3)九大重点节能工程投资需求
在“十二五”时期政府将对鼓励发展的节能项目,组织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内燃机系统节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节能产业培育等九大重点节能工程,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水平的提升。
图表8 “十二五”重点节能工程投资需求
序号 |
工程名称 |
投资需求(亿元) |
节能量(万吨标准煤) |
1 |
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 |
900 |
4500 |
2 |
内燃机系统节能工程 |
600 |
3000 |
3 |
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程 |
700 |
3500 |
4 |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 |
600 |
3000 |
5 |
热电联产工程 |
700 |
3500 |
6 |
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工程 |
600 |
3000 |
7 |
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工程 |
400 |
2000 |
8 |
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程 |
900 |
1000 |
9 |
节能产业培育工 |
500 |
— |
合计 |
5900 |
23500 |
数据来源: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